词,是大家熟悉的《丢手绢》:
丢手绢,丢手绢,
丢到小朋友的后面
请大家不要告诉他,
快点快点捉住他。
…
在没有想到的游戏里,还有男娃子爱玩的打扑克、翻硬币、打弹弓、玩弹子珠、交换连环画册,以及当时常用的儿童玩具。一支铅笔、半块橡皮…
不知不觉中,天色暗下来,家属楼里冒出好闻的香味。孩子们一会儿都纷纷被大人们喊回家吃饭。姐姐也到院子里找我,说饭熟了。望着院子里的石榴树和桂花树,竟有点寂寞和冷清,有点儿恋恋不舍,想着明天还要安静地坐在教室里,听老师上课,只好早点回家。
上桌前先把手洗干净,爷爷总是最后一个吃饭的。他一落座,别人都不敢说话。只有当他问话时,我们才敢出声。父亲说这是规矩,从小就得养成尊敬老人的习惯。爷爷吃饭很慢,他牙齿不行了,对饭食也很讲究。但爷爷每顿都吃得很少,还不让我们撒饭粒,经常挂在嘴边的是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因为69年的大水冲毁了清江流域的农田和房屋,没有饭吃。供应的救济粮凭粮油户口发票,吃平价粮,一顿每人一个馒头外带一丝咸菜和萝卜干,还有一碟榨菜。大米是救灾粮,每户都只有一小袋,拌成包谷饭蒸出香喷喷的“金包银”,打一碗鸡蛋汤,生活水平维持在生存底线。后来我们就明白爷爷为什么吃得那样少,他是老了,牙齿不好,他节省的口粮是想让孙儿吃得饱,吃得好,才有力气在学校好好读书。
姐姐在我的书包里发现了桂花枝。她嚷嚷起来,让爷爷晓得,爷爷变得不高兴起来。他找到父亲,跟他说以后放学了,让兵儿少进县委会院子,就在家里温习功课。父亲听了爷爷的话,向我转达了爷爷的意见,我一声不吭地走出大门,把石榴树叶和桂花枝摔到大街上,转身躲进阁楼里生闷气。爷爷找到我,把一些好吃的东西,板栗、核桃和糖果副食递给我,我晓得那是别人从汉口带回来送给他的,他舍不得吃,我也舍不得吃,睡在床上抽抽嗒嗒地掉眼泪,姐姐看我泪流满面,问我想什么,我说想妈,想到永和坪去了。
…
戴上红领巾的那年,我六岁,姐姐八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