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七章 风起浪翻
此时的永德堂正房,俞老太太满脸乌云密布,俞三老爷坐在旁边,脸色也十分难看,小古氏在一旁低着tou,呜呜地哭:“我苦命的明儿,怎么会遇到这zhong事?”
俞老太太心烦不已:“哭什么哭,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只知dao哭!”
小古氏ca着泪哽咽dao:“可是老太太,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,好好的亲上加亲,却被人这样糟践,薛家也算是咱们的至亲人家,当初也是他们上门来求娶,怎能这样翻脸无情…”
其实这亲事是俞老太太和薛老太太两个先斩后奏定下的,待薛家几位老爷知dao,已是成了定局,但此刻俞老太太并不想说透,只是有些不自在地咳嗽了一下,埋怨小古氏:“怪薛家zuo什么,我看最大的不是都在你shen上。”她眉tou拧jin,高声训斥dao“什么叫‘只有一个女儿’?我当日说的话你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?若不是你心窄容不下六丫tou,chu1chu1lou出破绽,也不至于就被人发现了,亏你还有这个脸来哭,明丫tou被退亲,都是你害的!”
小古氏一噎,眼睛瞪得老大,半晌,突然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。
俞三老爷沉着脸,dao:“母亲不必怪她,怪只怪我们当日太心慈手ruan了,若当日狠下心changchu1置了那个孽障,也不会有今日之辱。”
这几日许多亲朋故jiao都借着祭奠名义上门,便是已经祭奠过了的人也有几个再次登门,明里暗里打听他和当年首辅顾家到底是什么关系,更有人背地里冷嘲热讽,说他当年攀附权势反被连累,所以才十多年落落不得志。更有人说他杀妻夺子,十足的负心冷血之人。更有人担心他和罪臣牵扯不断,怕也被连累,所以探探风声的。
俞三老爷十分愤慨,暗地里命人去查是谁走漏了风声,结果臧霖和闵家人那里都没有发现不妥,事情像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大街小巷。俞三老爷毫无tou绪,如没tou苍蝇般不知该找谁出气,又要顾着俞老太爷的丧事,又暗自担心会不会影响自己三年出孝后的仕途,暗暗联络了几个在官场的同年,那几人虽满口劝他安心,但也没有确切答复,只是打着哈哈敷衍,俞三老爷有苦倒不出,便将一腔子恨意都恨在俞宪薇shen上,幸而这几日俞宪薇都在后园闵氏shen边,不曾出来,不然若这两父女对上面,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。
俞老太太嗤之以鼻:“我当日就说留不得,必有后患,偏偏老太爷说她也是俞家子孙,执意要留下,你又担心她和gong里太后的亲眷关系,忧心日后东窗事发会被太后怪罪,你们父子两个都瞻前顾后,没个决断,才落得今日的下场。什么俞家子孙,我看她是俞家的灾星才是,往日里五丫tou再桀骜不驯,也还好好和她娘守在城外庵堂。怎么今年六丫tou一回府,五丫tou就闹上了?还百般花样迭出。还有老六屋里那个,当初怀胎的事不也是六丫tou在其中插了一脚?我昨夜睡不着,把这半年的事反复回想了几遍,竟发现家中这些事,桩桩件件都能看见六丫tou的影子,只怕这丫tou不简单哪。”
小古氏听了,低声dao:“老太太说的是,我们才回府不久,有一次她私下冷待妹妹,被我发现要教导,谁知她不驯得很,不但不肯定我的话,竟还说出了非我亲生的话,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,猜想莫非这丫tou已经知dao了自己的shen世?只是当时刚回府,事多且杂,一时竟没有shen想。”
俞老太太顾不得去责怪小古氏不早早通报这事,只恨dao:“怪不得,只怕她早知dao自己shen世,把咱们俞家当成了仇敌,想要luan了俞家给她亲娘报仇呢。”她看向俞三老爷“老三,你预备如何办?难不成要把这个祸gen留在家里继续祸害人么?”
俞三老爷方才还口口声声对俞宪薇恨之入骨,但此时却还是摇toudao:“如今要chu1置也晚了,臧家人已经知dao她的存在,臧老太爷原是帝师,和顾家也有几分jiao情。若是传入京中…”
俞老太太冷笑:“你的梦还没醒?还抱着痴心妄想,想着你留下了顾家后人的血脉,皇太后哪日想起,或许会感念你给你加官进爵?或是其他和顾家有旧的人能念旧情关照你?可醒醒吧,若真是这样,怎么十多年都不见消息,太后她连自己嫡亲的母家都保不住,又怎么会顾念六丫tou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表外孙女?当年顾家牵扯进的可是谋反之事,全家都遭了秧,其他人要想救他们早救了,何苦等到今天?而你堂堂一个二甲tou名传胪,只因为和顾家有亲,就被殃及池鱼,即便是牵涉不shen,又及时了断,但大好的仕途还是一落千丈,竟蹉跎了十几年,还嫌顾家害你不够shen么?眼下好容易你姑母愿意和咱们结亲拉俞家一把,竟也被这丫tou毁了,你忘了方才薛家大老爷说的了么?‘俞府六姑娘七姑娘shen份未明,实在古怪,不敢娶进家门。’还不是担心被你和顾家的关系所连累?顾家首辅父子被斩,其余满门liu放,六丫toushen份一明,薛家如何敢沾惹你,说到底,都是六丫tou这个灾星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