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书屋

字:
关灯 护眼
十八书屋 > 厚黑学 > 第26章厚黑丛话卷五1(2/3)

第26章厚黑丛话卷五1(2/3)

有引力,万有离力,引力胜过离力,则其存,离力胜过引力,则其毁。目前存在之,都是引力胜过离力的,故有“万有引力”之说。其离力胜过引力之,早已消灭,无人看见,所以“万有离力”一层,无人注意。地球是现存之,故把外面的东西向内牵引;心是

志在救人,放踵以利天下。杨朱主张为我,叫他以利天下,他都不肯。在普通人看来,墨的品格,宜乎在杨朱之上,乃孟曰:“逃墨必归于杨,逃杨必归于儒。”认为杨在墨之上,去儒家为近,岂非很奇的事吗?这正是孟的卓见,我非宜下细研究。

明讲“知行合一”说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工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”这个理,用力学公例一说就明白了。例如我闻友人病重想去看他,我心中这样想,即是心中力线,直到友人方面。我由家起,走到病人面前,即是沿着这力线一直前。知友人病重,是此线之起,走到病人面前,是此线的终,两俱一直线上,故曰:“知行合一”一闻友病,即把这路线画定,故曰“知是行的主意”画定了,即沿着此线走去,故曰:“行是知的工夫。”明把明德亲民二者合为一事,把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五者合为一事,把格致诚正、修齐治平八者合为一事,即是用的这个方式,都是在一直线上,从起说至终

历来讲心学者,每以镜为喻,以为喻,我们用磁电来说明,尤为确切。倘再一步,说:“人之灵,与地球之磁电同一源。”讲起来更觉圆通。人事与理,就可一以贯之。科学家说:“磁电见同自然相推,见异自然相引。”王明说:“凡人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。”李宗吾说:“小孩见母亲中有糕饼,自然会取来放在自己中,在母亲怀中吃吃糕饼,见哥哥近前来,自然会推他打他。”像这样的讲,则致良知也,厚黑学也,就成为一而二,二而一了。

我们详玩丙图,中心之我,仿佛一块磁石,周围是磁场,磁力之大小,与距离成反比例。孟讲的差等之,是很合天然现象的。墨讲兼,只画一个人类的大圈,主张无差等,内面各小圈俱无之,宜其为孟驳斥。

为我,是寻着了中心,故孟认为他的学说,之上。杨学说中最粹的,是“智之所贵,存我为贵;力之所贱,侵为贱”四语(见《列》)。他知自己有一个我,把他存起;同时知,他人也有一个我,不去侵犯他。这学说,真是当极了,然而尚为孟所斥,这是甚么理呢?因为儒家的学说,是人己两利,杨到利己而无损于人,失去人我之关联。孔门以仁字为主,仁字从二人,是专在人我间工作,以我之所利,普及于人人。所以杨学说,亦为孟所斥。

果除掉了,就会无人类,无世界。无怪宋儒去私之说,行之不通。

凡人在社会上事,总须人己两利,乃能通行无碍。孔孟的学说,正是此等主张。孔所说:“己立立人,己达达人。”《大学》所说:“修齐治平。”孟所说:“王如好货,与民同之。”“王如好,与民同之”等语,都是本着人己两利的原则立论。叫儒家损人利己,固然绝对不,就叫他损己利人,他也认为不对。观于孔答宰我“井有人焉”之问,和孟所说“君视臣如草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”等语,就可把儒家真神看来,此等主张,最为平正通达。墨放踵以利天下,舍去我字,成为损己利人之行为,当然为孔门所不许。

明解释《大学·诚意章》“如好好,如恶恶臭”二句,说:“见好属知,好好属行。只见好时,已自好了,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。闻恶臭属知,恶恶臭属行。只闻恶臭时,已自恶了,不是闻后别立一个心去恶。”他这说法,用磁电应之理一说就明白了。异相引,同相推,是磁电的定例。能判别同者知也,推之引之者行也。我们在讲室中试验,即知磁电一遇异,立即相引,一遇同,立即相推,并不是判定同后,才去推之引之,知行二者,简直分不来,恰是明所说“即知即行”的现象。

我因为穷究厚黑之源,造甲乙丙三图,据三图以评判各家之学说,就觉得若网在纲,有条不紊了。即如王明所讲的“致良知”与夫“知行合一”都可用这图解释。把图中之我字作为一块磁石,磁能相推用引,是有离心向心两力量。明所说的良知,与孟所说的良知不同:孟之良知,指仁之心而言,是一引力;明之良知,指是非之心而言,是者引之使近,非者推之使远,两力量俱备了的。故明的学说,较孟更为圆通。明所谓致良知,在我个人的研究,无非是把力学原理应用到事事上罢了。

(3)我们讨论人善恶问题,曾绘甲乙两图,说:“心理的现象,与磁场相象,与地心引力相像。”现在讨论私字,绘丙图,其现象仍与甲乙两图相合。所以我们提一条原则:“心理变化,循力学公例而行”想来不会错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(NP)风吹不进(1V2)失败者(np)星际入侵(np)魔头的命根 (双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