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李多祚,正因连日武后抱病,朝政纷纭,一人闷闷在家,长吁短叹,想不一个善策可以将张昌宗两人除去,忽然家人来禀说:“张柬之命人请你会议事。”不禁心下一惊,复又暗喜
:“我与他虽职分文武,他这宰相乃是
仁杰保举。此时请我,莫非有什么妙计?”当时回报,立刻过来。家人去后,随即乘轿来至张柬之相府。柬之先命袁恕已等人退避,一人穿了盛服在后书房接见。两人行礼已毕,叙了寒暄。张柬之见他面带忧容,乃
:“目今圣明在上,太
还朝,老将军重庆升平,可为人臣的快事,何故心中不乐,面带忧容?莫非国官职未迁,以致抱憾么?”李多祚见问,知
试探他的
气,乃
:“老夫年已衰迈,还想什么迁官加爵。但能如大人所言重庆升平,虽死而无怨。若以华
而论,除国事未能报效,其余也算得富贵两全了。”张柬之见他说了此言,也是同一心病,趁机便将除贼的话与他相商。不知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次日早朝,也就赦旨,说武承嗣虽犯大罪,死有余辜,姑念服毒而亡,着免戮尸示众。武承业在逃,沿途地方访拿解办。三思未与其谋,加恩免议。狄公听了此奏,知是臣不能诛绝
净,
以为恨。所幸庐陵王
京,
焰已熄,目前想可无虑。当下退朝
来,随同元行冲到刑
,升堂将许敬宗审讯。敬宗知是抵赖不去,只得将前后备事直供一遍。随即录了
供,次日奏明朝廷,奉旨斩首。狄、元
朝,随将许敬宗绑赴市曹,所有在京各官,以及地方百姓,受过凌辱之人,无不齐赴法场,看他临刑。到了午时三刻,人犯已到,
官报了时辰,刽役举起一刀,
首异
。百姓见他
已落地,无不拍掌叫快。许多人拥绕上来,你撕
,他割
,未有半个时辰,将尸骸
得七零八落的,随后自有家属前来收殓。
死,便碰死在这中。”说罢,大哭不止。此时武后回想从前,悔之已晚,当时也只得准奏,命他回去收殓承嗣。
谁料那班臣,见狄公已死,心下无所畏惧,故态复萌,复思
诈。张昌宗、张易之两人,愈复肆无忌惮。平日狐媚武则天,所有朝廷大臣,阁
宰相,一连数日皆不得见武后之面,庐陵王虽居东
,依然为这般人把持挟制。张柬之一日叹
:“我受狄公知遇,由刺史荐升宰相,位
禄重,不能清理朝政,致将万里江山送与小人之手,他日
死地下,何颜去见狄公?”一人思想了一会,随命人将袁恕已、崔元暐、桓彦范等人请来,在密室商议。袁恕已
:“听说武后连日抱病,不能临朝,因此二张居中用事。设有不测,国事甚危,如何是好?”张柬之
:“
除
臣,必思妙计。现在羽林卫左将军李多祚,此人颇有忠心,每在朝房,凡遇
贼前来,他便侧目而视。若能与他定谋,除去国贼,则庐陵王便无后虑。”众人齐声
好,说:“此人我等皆知,事不宜迟,可令人就此去请。”当下张柬之
来,命人取了名帖,请李将军立刻过来,有要事相商。
谁知乐极悲来,狄公自京以来,削
除佞,整理朝纲,全无半刻闲暇,加以年岁
大,
力衰颓,以至积勤成疾。这年正
七十一岁,武后见他年迈,一日问
:“卿家百年归后,朕
得一佳士为相,朝廷文武,可命谁人?”狄公
:“文武酝藉,有苏味
、李峤两人。若
取卓荦奇林,则有荆州司
张柬之。此人虽老,真宰相村也,臣死之后,以他继之,断无遗误。”武后见了如此保奏,次日便迁为洛州司
。那知狄公保奏之后,未有数日,便
不
。到了夜间三更,忽然无疾而逝。在朝各官得了此信,无不哭声震地,
念不忘。五鼓上朝,奏明武后,武后也是哭泣
:“狄卿家死后,朝堂空矣。朝廷大事,有谁能决?天夺吾国老,何太早耶!”随传旨
尚书,发银万两,命庐陵王亲去叩奠,谥诰封为梁文惠公,御赐祭奠。回籍之日,沿途地方妥为照料。然后传旨命张柬之为相。
且说狄公与元行冲监斩之后,朝复命,武后封他为梁国公,同平章事,
阁拜相。所有元行冲、安金藏等人,皆论功行赏。李飞雄故念自己投城,误听
计,着免其斩首,带罪立功。众臣次日上朝谢恩。从此那班
臣皆畏狄公威望,不敢再施诡计。庐陵王居住东
,每日侍奉武后,曲尽孝思。